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韩城司法 正文
窄屏浏览

韩城市司法局金城司法所: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多维服务筑牢平安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31 08:39 来源:韩城法治 点击次数:0

在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书院街的晨光中,金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手机定位系统发出规律的提示音——这是智慧矫正平台实时监控的24名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前沿哨所”,金城司法所近年来以“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为核心,通过社区矫正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精细化、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化三大抓手,为平安韩城建设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智慧监管+精准帮扶:社区矫正的“金城模式”

7月22日,金城司法所召开月度社区矫正工作例会,24名社区矫正对象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围坐一堂。会议现场,司法所负责人张伟通过逐条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条款,结合近期某社区矫正对象因多次擅自外出被撤销缓刑的案例,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身边的案例让我警醒,今后一定严格遵守规定。”矫正对象薛某在交流环节坦言。

图片

针对矫正对象提出的“就业难、心理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等现实问题,司法所现场推出“法律+心理+社会”三位一体帮扶方案:联合办事处人社、民政等部门开展电工、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企业岗位信息对接;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团体辅导,针对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个性化干预;联合基层调委会介入家庭矛盾,通过法治教育修复亲子、夫妻关系。

科技赋能是金城司法所监管的另一大特色。司法所升级手机定位系统,增加人脸识别、活动轨迹分析功能,对重点人员实施“双列管”机制。2025年6月,司法所与雁塔监狱无缝对接刑满释放人员李某,通过“必接必送”制度将其接回,并联合居住地社区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严防重新犯罪。目前,辖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零脱管、零漏管,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零。

公共法律服务:群众家门口的“法治超市”

“司法所帮我代写了起诉状,还教我怎么收集证据!”南关蔬菜市场商户王某的土豆货款纠纷,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及包联律师的协助下顺利进入诉讼程序。这得益于金城司法所打造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在街道和26个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法律援助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实施“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度,法律顾问每月驻站服务不少于8小时;培育485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小张说事”“小小板凳会”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图片

2025年上半年,司法所共解答群众咨询12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15份,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城固社区,法律顾问薛律师通过“普法小课堂”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条款,帮助村民化解了多起耕地边界纠纷;在薛曲村,“法律明白人”薛大叔成功调解一起邻里排水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四联调解”机制:矛盾纠纷的“金城解法”

“小张说事调解室”里,网格员老赵正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调解一起家庭赡养纠纷。这起持续半年的矛盾,在“网格调解+分流调解+联动调解+精专调解”的“四联调解”模式下,仅用3天便达成赡养协议。金城司法所创新推出的这一机制,通过“调解+普法”双轮驱动,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图片

图片

2025年以来,司法所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89件,成功调处88件,调解率达98.9%。针对企业劳动纠纷高发问题,司法所组织法律顾问团队深入韩城诚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排查合同风险点12处,提出法律建议23条。在高考后防诈宣传中,司法所通过“法律讲堂+案例分析”形式,向考生及家长普及“虚假招生”“伪造录取通知书”等诈骗手段,发放《考后防诈指南》2000余份。

“法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久久为功。”张伟表示。下一步,金城司法所将深化“智慧矫正”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政务服务“通通办”,探索“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机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金城经验”。

从社区矫正对象的重生到群众法治意识的提升,从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到企业发展的法治护航,金城司法所正以“钉钉子精神”夯实法治根基,为平安韩城建设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