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韩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一学校内两名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因碰撞产生争执,继而相互推搡,双方家长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错,导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接到报警后,新城派出所第一时间启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迅速联动学校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双方家长、学生达成了和解,一起涉校园安全隐患被成功消除。
今年以来,韩城市公安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秉持“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以“护校安园”为主线,协同市教育局通过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等措施,探索创新“一二三五零”新时期校园风险防控勤务模式,全力构筑校园安防坚强屏障,为万千学子撑起平安蓝天。
一个品牌全力护航健康成长
韩城公安会同市教育局打造“平安校园·12350”护校安园品牌,积极策划“优秀法治副校长”、公安“护学之星”、学校“十佳护校家长”、社区“最美护校志愿者”等活动,增强了“护校安园”工作的荣誉感、存在感和责任感。目前,全市112所中小学、幼儿园规范配备了专职保安力量397名,每天有764名护学成员守护6.2万余名学生的出行,确保每个校园高峰勤务时段均有6名护学人员,形成了完善的护学工作机制和多元化的校园安保力量。
两张清单全量赋能“平安校园”
“一校一档”风险台账清单。根据全市学校治安、交通情况实际,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绿色103所、黄色6所、红色3所,建立“一校一档”风险台账,及时完善、更新相关基础工作,做到“随形成、随增减、随整理、随归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护网。校园环境治理清单。牵头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隐患,确保周边环境安全有序;加强网络环境治理,清理不良信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优化交通秩序,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三项机制全域联动高效处置
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机制。推动由警种大队长、派出所所长兼任初高中学校法治副校长、优秀社区民警担任法治辅导员的“三长”工作机制,出台了“一校一策定措施、一校一班护安全、一校一警法治课”的“三个一工作法”,将安全教育列为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必修课,制作了“一套展板、一个课件、一份讲稿”,先后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7场次。
健全完善涉校矛盾化解机制。依托校园警务室,成立“和育调解室”,常驻警务人员2名、专职调解员1名、公益律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先后组织化解涉校矛盾纠纷45场次、调解成功率100%。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警察叔叔信箱进校园”工作,畅通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线索收集渠道,先后收集各类信件67条,其中有效线索8条,妥善化解8条。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组建校园安保最小作战单元,按照力量、预案、流程、训练“四个专业化”要求,相继组织应急演练267场次,培训校园保安员397人,不断提升校园先期处置和自救、保护师生安全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民警到场处置,推动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战斗力落地生根。
五项措施全力守护师生安全
“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取证意识,知道要在有监控的地方和霸凌对象展开周旋,拖延时间、等待帮助,或是伺机离开,还有很多孩子防骗意识甚至强过家长,能从爷爷奶奶接听的内容中判断是否为诈骗电话。”让“法治副校长”张元浩欣慰的是,经年累月的“法治进校园”正在不断开花结果。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事最大。”这是治安大队负责人孙海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以来,韩城公安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治理,综合施策,做好护校“功课”,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优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健全校园安防体系。落实校园周边安全区域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措施,分管领导下沉一线,优化警力安排,确保学生出行安全;落实“三防”设施配备,安装防冲撞升降柱等,建设校园安全监控平台,提升物防水平;落实联勤联动综合治理措施,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行动,净化治安环境;落实“警校共育”宣传措施,开展防范知识、安全知识和普法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帮教措施,坚决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共同研究教育办法,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三零目标全时筑牢安防屏障
校园安全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面对校园安全的新挑战,韩城公安将以“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打造一个品牌、固化两张清单、健全三项机制、落实五项措施,积极推动落实“政府主导、公安牵头、教育参与、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的“12350”护校安园融合勤务模式,力争实现“全市涉校案事件、安全事故、重大矛盾纠纷零发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零容忍,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总目标,切实提升校园安全指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