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提醒 正文
窄屏浏览

毕业季|愿你前程似锦,更要"网"事无忧

发布时间:2025-07-14 09:36 来源:黑龙江网警 作者:王倩 点击次数:0


4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家告别校园,准备踏入社会;或是继续深造,开启新的学习生涯。然而,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刻,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即将毕业的你们,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为了帮助大家在毕业季远离陷阱,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今天网警就来讲讲常见的毕业骗局类型及防范方法。

01求职路上

别把陷阱当成机遇

一、骗子在招聘平台发布“高薪低门槛”等诱人信息,吸引毕业生投递简历后,以背景调查、办入职手续为由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非法借贷、洗钱等犯罪活动。

二、一些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资质的“黑中介”,也会混入求职平台,打着为求职者提供优质岗位的旗号,实施诈骗。

三、骗子以“提供笔试答案”“代考保过”为诱饵,要求求职者支付“押金”或“服务费”。收钱后立刻失联,更有甚者将转账记录作为把柄,威胁求职者继续汇款。

网警提示

01

千万别看到“高薪”“轻松入职”就热血上头!先查证企业资质,去正规工商信息网站核对;

02

遇到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高额“保证金”的,果断拉黑——正规招聘不会让你还没挣钱先掏钱!

03

线上笔试、面试也要警惕,别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小心简历、个人信息成了诈骗分子的“猎物” 。

02 社交分享

别把生活“晒”出隐患

一、过于详细的毕业旅行、入职纪念,朋友圈分享的生活记录,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技术窃取。

二、定位别精确到具体小区、公司,会暴露居住、工作地址,给不法分子踩点、实施盗窃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

三、和新认识的 “朋友” 线上交流,别一股脑把家庭情况、财务状况兜底说。

网警提示

01

在社交媒体上晒照片时,要注意对敏感信息进行模糊处理,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02

合理设置社交媒体的隐私权限,选择仅好友可见或特定分组可见,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03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03 旧物处置

清除数据“尾巴”

一、部分二手回收商贩以“高价回收”吸引毕业生,声称“免费提供数据清除服务”。实际操作中,仅通过简单删除或格式化应付了事,随后利用专业软件恢复设备中的照片、聊天记录、银行APP等数据,用于贩卖或实施精准诈骗。

二、以“旧物换礼品”为诱饵,要求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收集到大量毕业生信息后,通过“冒充熟人”“虚假快递”等方式实施精准诈骗。

网警提示

01

卖旧手机、旧电脑前,要彻底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防止不法分子恢复数据,窃取你的账号密码、聊天记录、照片等隐私;

02

二手交易平台交易时,也别泄露过多个人信息,警惕以 “验机”“退款” 为借口的诈骗套路。

03

出售设备或送人前,一定要退出所有 App 的登录账号,把各个平台的登录记录都删掉,还要记得关闭定位服务、麦克风、摄像头等权限,别让设备 "记住" 你的位置和声音。

04 虚假 App 贷款

小心落入“连环套”

一、骗子常以“无抵押、低利息”为幌子吸引你。签约时暗藏“服务费”“违约金”等高额费用,周息、月息远超法定标准。

二、骗子会抓住你急需钱的心理,让你先转账“激活额度”“验证还款能力”,钱转过去,要么放款失败失联,要么继续找理由让你交更多钱。

三、骗子仿冒银行、虚假 App 骗你下载并套取个人信息。

网警提示

01

有资金需求,优先选银行等官方平台、网点。别让一时的 “救急” 变成长期的 “噩梦” 。

02

拒绝“三无”贷款渠道。

03

一旦发现疑似诈骗,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网址、App 信息,立刻拨打 110。

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家都怀揣着梦想和期待,迈向新的征程。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以上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提高警惕,不贪图小便宜,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