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旅游 正文
窄屏浏览

千万不要错过,陕西保存最完好的文庙竟然在这座城市!(图)

发布时间:2022-07-28 11:38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点击次数:9

庙宇,过去是人们的精神殿,今天是记载历史的符号,古城内外曾有三十多座庙宇,其数量之多,连明代的知县都发出惊叹。他在诗里这样描述:“环城寺观,仿佛南朝,凉夜月来,鼓瑟吹箫。”尽管庙宇的数量今天已大为减少,但主要的部分仍然保存下来。

文庙也叫“孔庙”,坐落在古城东部的学巷,占地16000平方米,集元、明、清建筑风格于一体,是陕西迄今保存最好的孔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韩城市博物馆的所在地。



沿学巷东行,有两座木牌坊,西题“道冠古今”,东题“德配天地”。其书端庄肃穆,笔力遒劲,相传为状元王杰之孙王笃所书。其意在盛赞孔子的思想与品德。两牌坊之间,红墙灰瓦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拐角,使原本笔直的巷道变得弯曲。这绝非因为场地的条件所限,而是出于尊孔礼制的需要。因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和面貌,所以孔子得到了历朝历代的推崇,比如唐玄宗就封他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其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所不可企及的。不仅如此,文庙不开中门,进出只能通过东西两侧的偏门,给人以森严尊威之感,偏门的旁边分别立有一通“文武百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警告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们,坐轿的要下轿,骑马的要下马,那恭敬如同见了皇帝一般。

金黉(hóng)门(即古时教育机构的门)“贤关”、“圣域”,就进入了庙内。黉门的南侧按常理应是正门的地方,立起一座叫做“万仞宫墙”的影壁。影壁中间为琉璃制的五条飞龙,两边为砖制的鲤鱼戏浪浮雕,寓有鲤鱼跃龙门与鱼龙变化之意。“仞”是古代的一种度量标准,一仞大约等于三米。“万仞宫墙”,比喻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可逾越。




黉门的北侧是棂星门,也是文庙的正门。传说,“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文庙既是祭奠孔子的地方,也是传授儒学、培养人才的学宫,因此以棂星门作为进入文庙的标志,真正是适得其所。棂星门为木质牌坊,上边是竖写着的“文庙”悬匾。牌坊两旁有四幅丹凤朝阳的琉璃浮雕,造型各异,恰好与对面影壁上的琉璃五龙相照应,呈现一派龙飞凤舞、欢乐升平的景象。棂星门雕饰华丽,异彩纷呈,其通天立柱象征着孔子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也隐喻着儒家思想是泽民安邦的国之柱石。文庙的布局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5座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共四进院落,主体和配列建筑22座、78间。前两院为祭孔的场所,后两院为古时的学宫,把学宫放在大成殿之后,其用意自然是激励学子们认真读书。

第一院落处于棂星门与戟门之间,这里古柏参天,苍翠挺拔,是古时祭孔做准备活动的地方。过去对进出棂星门有严格的规定:主祭的最高官员走中门,一般的官员走西门,其他的人员只能走东门。穿过棂星门,迎面是一座双孔石拱桥,桥下是半月形的水池,曰泮池。古人讲究风水,搞建设时都要考虑有水,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所不同的是,皇宫内的水池可以是圆形,诸侯家内的水池只能取皇宫的一半,孔子毕竟不是真龙天子,所以只能享受诸侯的待遇。古代把童子入学称入泮,也就是具有秀才学历的人,今后可以在这里接受进一步的深造。走过泮桥,院落里有碑亭、碑楼和“更衣亭”、“致斋所”。左右分布,东西对称。石碑以纪事,亭所以整装肃礼。





第二院落在戟门与大成殿之间,是文庙的正院。这里是祭孔的主祭场,因而门面森严高大,两侧以刀、枪、剑、戟等兵器护卫,故称戟门。跨过戟门的高门槛,迎面是气势雄伟的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呈明三暗五开间,前面是月台和御道,两侧是东西庑。御道是祭孔时皇帝的专用通道。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孟子、颜回、子思、曾参等人的塑像,正上方悬挂着一块“万世师表”的牌匾。这牌匾原由康熙皇帝为曲阜孔庙所题,后来全国各地的孔庙予以临摹。其意是尊孔子为“百代帝王师,万世文官表”。大成殿两侧的东庑和西庑,是供奉孔子七十二贤的地方,现改为韩城市博物馆的陈列展室。院内有一棵五枝高擎的古柏,俗称“五子登科”柏。明代解家村出了“五子登科”的范例,“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清代古城东南角的庙后村出了状元王杰。所以人们认为这棵柏树是韩城文脉的象征。过去参加科举的考生,都要在考试前礼拜孔子,然后用手抚摸一下这棵“登科柏”,以求科场高中,如愿以偿。即使今天,仍然有许多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前来到这里,在古柏前祈福立愿,据说还非常灵验。







第三院落在大成殿以北,中间隔着一条巷道即马道巷。马道巷的作用有二,一是出于对孔子的尊敬,人们走到文庙时必须从这条巷道去绕行:二是把祭祀场所与修业场所加以区分。第三院落为儒生们学习的地方,名曰“明伦堂”。明伦堂正门额题“正谊明道”,告诉学子们追求道义是儒家的根本目的。两侧的偏门门额分别刻有“礼门”“义路”的字样,告诉学子们从此将会走上崇礼尚义的人生正道。进入院内,东西两边对称配列着一排廊屋,分别为“东碑林”、“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堂与两廊间的拱洞刻着“悬规”、“植矩”,是当时的学生守则。堂的上方高悬着“师道尊严”的牌匾,取义韩愈《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堂后中门上刻有“由仁义行”,正好与前门的“正谊明道”相呼应,进一步宣扬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穿过宁静的明伦堂,就进入第四进院落。院内高台上的建筑叫“尊经阁”,是古代保存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


在文庙里,你能体验到中国古代建筑在形式美与使用功能上的高度统一:你看那庙宇的屋檐,座座上凹,这样的外形正好与天空互为阴阳,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和谐;你看那布局,围绕中轴线,对称排列,一气贯通,肃穆中显现着大气;你看那院落,重重递进,有序曲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难怪有人把古建筑形容成一曲“凝固的音乐”,或许这正是内行所说的门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