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旅游 正文
窄屏浏览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发布时间:2022-07-12 11:33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点击次数:5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文化韩城 翰墨民居

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传统形式,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遍布城乡,多彩多姿。

所谓“四合院”,即四面围墙,一隅开门。相传是大禹凿龙门时,为了防止野兽的侵害而创造出来的居住模式。这一惠泽民生的发明,历经数千年演进,在明清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四合院一般由厅房、门房和两边的厢房组成,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厅房为上房,是供奉祭祖和设宴之所;厢房在厅房前的两侧,门窗互对,为晚辈所居,兄东弟西,约定俗成;门房多为楼房,通常为长辈居住,便于看守门户与约束晚辈行为。大门的位置按八卦理论,取吉利上位来开设。整个大门包括门楼和门道,凝聚着一个家庭的综合信息,建筑时尤为重视,都要精雕细琢,远比北京的四合院更为气派和华贵。俗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说明这“门道”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窗口。大户人家还在门外设立上马石、拴马桩,这样的门楼就叫“走马门楼”。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古城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绅富贾云集,无疑是一座最大的四合博物馆。从结构看,独院、重院、三重院、并列院、并列重院、连通重院、歇檐院应有尽有,特别是袁世凯妹夫程仲昭故居,连通十四院,为乡下四合院所不及。从文化品位看,在手法上不仅有花鸟虫鱼等闲适的自然情趣,更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价值追求。如: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职思其居”,这是状元王杰家的木刻。取自《诗经·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意为不要过于贪图享受,还要考虑承担职责。

“绵世泽,惟教友于兄弟;振家声,在颂读乎诗书。”意为要延续先人的恩泽,关键在于兄弟之间团结和睦;要提高家族的名望,好好学习是正确的途径。此宅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其历史有三百年之久。

“看路滑”,这是明代宰相薛国观的家训。薛国观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却以最通俗的大白话来教育后代,或许传授的是真正的“官经”。

“周中规折中矩”、“损则益”、“(jia)则明”,这是“父子御史”卫桢固、卫执蒲的家训,强调了遵规守法的重要性。这完全同主人的执法生涯相一致。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庆有余、惠迪吉”,这是明末进士、工部右侍郎高辛传故居的题刻。

崇祯二年(1629年)发生灾荒,其父卖地换得百金以赈济百姓。“庆有余”表达了主人的美好愿望,也是高氏家风的延续。

“行无事,留有余”,这是清代按察使吉灿升故居的洞额题刻,显示了主人处世的圆滑老练。

“福寿康宁”、“勤谨和缓”、“安处善”、“乐善”,这是清代武科举人进士张鸿彪、张鸿基、张鸿泰三兄弟三重院内的题刻。张氏兄弟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先后有二人中举,一人荣登进士,其院落门外曾高悬“御前侍卫府”、“连登三榜”、“进士”、“文魁”、“武魁”等牌匾。虽然是武科出身,但院内的题刻却反映了大宅的文化修养。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从俭防饿”,一看就知道是警世之语。

“勤谨”、“恭俭”、“履中”、“蹈和”、“崇俎豆”、“恭恪畏寅”、“忠、信孝、悌”等,表明建造者教育子孙的良苦用心。

韩城那些传统的翰墨民居,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图)

这些家训题字,有的题在中门前,有的题在厅檐下,有的题在洞额上,有的刻在山墙里,有的以对联形式挂于柱子上,有的以插屏形式摆在客房里,位置灵活,形式多样,书法遒劲,瑰丽多姿。其内容多出于儒家经典,体现了主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取向。为整个院落营造了浓烈的文化气氛,即使历经风霜的无情侵蚀,我们似乎仍能闻到淡淡的翰墨清香。

来韩城

品味最独特的关中民居建筑

「古朴」 「久远」 「厚重」

............

韩 城

一个值得多次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