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专栏 正文
窄屏浏览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21 10:04 来源:《长安》杂志2021年第9期  点击次数: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揭示了我们党整个精神谱系的根与魂、源与流,在新的高度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和精神特质。作为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既是百年辉煌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经验财富,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政法工作一直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队伍始终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立足新征程新起点,政法系统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强大力量,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理论武装,做笃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写在旗帜之上,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政法机关姓党,是由其鲜明的党性、人民性、阶级性决定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根本的要体现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上。要务求真知。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感悟真理、增进智慧、汲取力量,从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和视角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同时整体性、历史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思想成果,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强大思想武器,融入灵魂血脉,不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要务必深信。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既具有必然性,也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长期检验。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我们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贯通上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真正从内心深处追随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要务须笃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伟大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笃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最终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谋划研究、安排部署政法工作,确保新时代政法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聚焦使命担当,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奋斗者。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担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此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奇迹。当前,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人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有责任推进完成复兴伟业。政法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集中的要体现在担当作为上。要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担实维护社会持续稳定之责。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安全稳定的护航,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两个大局”,着眼于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国之大者”贡献政法力量,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刻保持防风险、保安全的警觉性,持续开展重大风险集中攻坚,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围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担实营造优良法治营商环境之责。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加持,要着眼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保障,推动司法保护平等化,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健全公平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担实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之责。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能社会治理的助推,要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推动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科技支撑“五治”融合发力,高水平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将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三、彰显价值追求,做践行根本宗旨的无私奉献者。
  建党百年来,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终身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政法机关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和人民血脉相连、呼吸相通、生死相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核心的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聚焦群众所急、所难、所愁、所盼,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政法工作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法工作的大事一件一件办好、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更加充实。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警力有限,民力无限、民智无穷,要善于运用群众的创造力推动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群众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注重激发群众的创造积极性,主动问计于民,让群众首创精神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竞相迸发。深入总结推广生动鲜活的经验,努力探索富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警民共建创新之路。要缔造警民相亲鱼水深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创新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机制,激发和挖掘人民群众的无穷伟力,夯实群防群治基础,画好基层共治同心圆,构筑社会大平安的铜墙铁壁。坚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打通政法机关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畅通渠道,以“警民一家”的实际行动和成效,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切实筑牢党执政的民心根基。
  四、锻造过硬品质,做党和人民事业的忠实捍卫者。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所迎接的严峻挑战、接受的生死考验、作出的卓绝拼搏、付出的巨大牺牲,在世界各国政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拥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我们党才能愈战愈勇、愈挫愈强。作为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政法队伍传承了革命先辈的拼搏奉献精神,涌现出了群众的贴心人、改革先锋邱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胡国运,舍己救人、掩护战友的程永琳等一大批英模人物,成为广大干警的闪亮缩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打造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队伍上。要发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历史证明,越是接近登峰到顶就越会面对荆棘丛生,越是接近民族复兴就越会充满风险挑战,这尤其需要强烈的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要永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一切危害党的事业、国家发展、人民利益的风险挑战,都毫不动摇、毫不退缩地进行坚决斗争。要发扬英勇无畏的优良传统,面对艰巨任务冲锋在前,面对艰难险阻奋战在先,面对违法犯罪敢于亮剑,面对灾祸危难挺身而出,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越是艰险越向前,不获胜利不收兵。要锤炼迎难而上、能打必胜的过硬本领。政法队伍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注重实战练兵,完善实战化技能训练机制,开展轮值轮训、实岗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让广大干警在重大任务锤炼中受考验、长才干。要注重素质强警,加强精准化、菜单式教育培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政法队伍业务能力。要注重科技赋能,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应用和装备保障能力水平,加强政法单位信息资源通联共享,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整体效应。要培养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是建设过硬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要立足政法机关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严查执法司法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坚持从严治警,不断优化作风,切实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政法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