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人文 正文
窄屏浏览

韩城:特色民俗——方言蕴古语

发布时间:2021-06-24 08:59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作者:郭德源 点击次数:5

韩城:特色民俗——方言蕴古语

韩城方言,有些是当地土语,但更多的,是古语的遗存。

北朝民歌《敕勒歌》有句云:“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这时,“野”不读“yě”而读“yǎ”。而韩城方言将“野”就读作“yà”。

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有句云:“远上寒山石径斜。”在这里,“斜”不读“xié”而读“xiá”。而韩城方言将“斜”也读作“xiá”。

以上例子不算特殊,认真去搜集一下,许多汉字在古代以“a”为韵母,而现在普通话却却改成了以“e”为韵母,但韩城方言却仍保留了以“a”为韵母的古读音,兹列表如下:

韩城:特色民俗——方言蕴古语

类似以上现象者还有很多,如“外”,韩城方言读“wei”,普通话读“wai”等等。将其整理分类,然后研究其变化规律,是语言学、民俗学者的事,此处不予详叙,本文只是想说明,古汉语的许多读音,至今还保存于韩城方言之中。

在韩城方言的一些词汇中,还保留了古人原始的生活状态。比如“麦子”一词,在韩城方言中,把玉米脱去皮,再破碎成颗粒,用其煮出来的汤,就称“麦子”。在韩城乡村,夏秋时的晚饭,就是熬一锅“麦子汤”,既能食麦子,又能喝汤,风味甚佳,为昔日乡村重要的晚餐之一。但是,既为玉米制作的食品,为什么称“麦子”?通过调查研究,始知其得名缘由。

小麦原产于西亚,四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在没有发明磨面加工设施之前,当地人只能像吃糜谷一样,将其舂去皮,煮着吃,这是最原始的吃法。起名也就叫“麦子”。至今,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麦子汤”还是其一道有名的特色小吃。

战国时发明了转盘石磨,汉代得以推广。从此,人们可将小麦磨成面粉,以小麦面制做的饭食品种不断增加,用小麦煮汤也就退居了次位。公元十六世纪玉米由拉丁美洲传入中国后,由于小麦在当地较缺,每年需从合阳、澄县等地买进,而玉米属夏秋复种作物,生长期短,产量较高。除了可加工成馒头、搅团等为数不多的饭食外,人们便将其去皮碾碎,代替小麦,充当汤食了,但其名称未变,仍称“麦子”。所以,我们通过“麦子”一词,可约略窥见古人的生活状态及食物的进化信息。

在韩城乡间还流传着一个词叫“推硙”,“硙(wei)子”是石磨子的古称。磨面时,在其上扇固定一根粗木杆,人推着转圈,于是便产生了“推硙”一词。以后虽然变为牲口拉,再后来使用了磨面机,但乡村人至今仍把磨面称为“推硙”,“推硙”一词,给我们保留了一幅古人的生活画面。

韩城方言还保存了一些古老的地名。如北原有一个村,书写为王家庄(旧时的《韩城县志》和《陕西通志》都是这么写的),但当地乡民却口称“玉家庄”。什么原因?因为在秦代,小篆书写“玉”,没有那一点,与“王”字笔划相同,其区别是“玉”字三横画距离相等,“王”字的三横画距离不等,一、二 画距离稍近。秦汉时隶楷承接了篆体的写法,这就出现了念“玉”却写作“王”的现象。而为了区别“王”和“玉”,在“王”字第二横画或第三横画上加一点,则是后来的事,说明该村建在“王”字加点之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村人、外地人一见村名上的“王”字就顺便读作“wáng”了,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念“wáng”的人越来多。于是“玉家庄”便变成了“王家庄”,而其原始读音,只保留在当地人的方言之中。

将“王”读“玉”的现象在韩城并非个例,在距王家庄以南几十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王封”,在距“王封”以西几十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王村”,现代人都将“王”念“wang”,但民间的老人却念“玉”。这中间存在一个语言文字由古到今的变化问题,其中之规律,尚待探索。但不管怎么说,韩城方言是中国古汉语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