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旅游 正文
窄屏浏览

韩城: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发布时间:2020-04-02 11:32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点击次数:2

韩城的历史,打磨进了这座城。韩城的故事,则用古老的建筑留给了这块大地。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宋、元以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韩城作为战场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故使这一时期保留了大量的元、明、清古建筑。据《韩城文物志》记载,韩城境内各类古建筑星罗棋布,古寨堡遍布城乡。这些金玉古建,以古城、古村、古寨和古庙等多种形态散落于四处,一砖一瓦、一碑一石的记录着这座城的情愫,如同历史留给这片土地的情诗,让人观之动容,思之动情。

一座古城,几朝繁华旧时梦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她不像江南女子似的小家碧玉,灵秀清婉,楚楚可人;却如京华烟云里的大家闺秀,端庄大方,底蕴深厚。这是韩城古城给人的印象,讲朝代更迭事,留儿女思慕情。不仅是雨天撑着伞,即使迎着夕阳的余晖,抑或在夜晚的闪烁中,韩城古城给人的印象一定是家国天下,豪迈而不失浪漫。走在刻满年轮的青石街道,看古屋飞檐、雕楼画栋,你或许极度渴望遇见一位这里的人,听听他或者她讲一讲周边建筑和这座城的故事。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Hanche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six ancient cities in China,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ourtyard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ancient buildings in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city wall and moat of ancient Hancheng was built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hich was made by soil in the 4th year of Dingding’s reign of Jin Dynasty (AD 1164), and was made by brick in the 13th year of Chongzhen’s reign of Ming Dynasty (AD 1640) after the Xue Guoguan of Hancheng called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gentlemen to raise money and proposed it to the government for approval.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韩城古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六大古城之一,有着众多的明清四合院民居,还有唐宋元时期的古建筑。韩城文庙正殿左侧的“五指柏”已经有1500岁了,它用形似五指的苍劲,守护着身旁这座古城的悠远和美丽。韩城文庙后存建筑为1371年(明洪武四年)在旧址上重建而成,形成前庙后学的格局,后多有修缮。文庙坐北朝南,不设南门,共有四进院落。主要建筑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伦堂、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200米的中轴线。在轴线两侧设有牌楼、致斋所、更衣室、碑楼、碑亭、东西庑、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东西书斋等建筑。文庙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中轴线相对称的格局,利用层层递进的院落,按功能合理布置,庙学结合,这也是陕西省唯一保存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文庙北边一墙之隔是东营庙,它始建于公元1611年。清顺治、乾隆、康熙年间都有所修葺,1986年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现保存完好,主要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寝殿等共计八座30间。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The remaining buildings in the temple of literature of Hancheng were rebuilt at the old site in AD 1371 (the 4th year of Hongwu’s reign of Ming Dynasty), with temple in its front and school in its back, and were repaired later for many time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temple emphasizes the symmetrical pattern of the central axis, makes use of the courtyard which has been advanced layer by layer, and reasonably arranges the architectur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emple and school based on the functions, which is the only well-preserved the temple of literature complex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Five Fingers Cypres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emple of literature is already 1,500 years old. It guards the distance and beauty of the ancient city nearby by its strength looking like the five fingers.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城隍庙和文庙、东营庙都在一处,这组建筑是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该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参差适度。其雕饰精美华丽,琉璃覆顶,金碧辉煌,是一组具有元、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相传,农历八月二十是城隍爷的生日,值此都要举行五天的庙会,到时商贾齐聚,货物云集,热闹非凡。城隍爷是保佑一方平安的,韩城人说他们城隍庙里供奉的是明朝时期的宰相薛国观。公元1640年,时任大明王朝宰相的韩城人薛国观请旨朝廷,改砌韩城原来的土城墙为砖墙,以保境安民,护韩城一方平安。但令人唏嘘的是,仅仅四年之后,李自成就率领大军在这里渡过黄河攻陷北京,还在韩城留下了一个行宫。现在韩城古城内仍留存着闯王的行宫,但古城的城墙却已荡然无存。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韩城古城也有灵秀的一面,这一体现在毓秀桥上。在古城城南,有一座百年石桥,横跨于澽水之上,守立着古城南端。三百年来,它迎送着南来北往、四面八方的客人,更造福了韩城一方百姓,它便是饶有古意的毓秀桥。毓秀桥初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乾隆十六年重修,更名“集胜桥”,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后又名“毓秀桥”。

毓秀桥讲述的是一段为富有义、恩泽后代的故事。毓秀桥原是“官路”上的一座“官桥”,但却不是用“官银”所修,而是由清代乡贤刘荫枢捐资修建,历时五年而成。在未修桥之前,来往过客要靠船只摆渡,十分不便,刘荫枢首倡修桥,倾其家产,花银子终于建好了这座桥。为避免子孙后代借桥来敲诈百姓,桥建成后刘荫枢就以二十八文银子的价钱将毓秀桥卖给了韩城县。

There is a century-old stone bridge in the south of ancient city of Hancheng, named Yuxiu Bridge. Yuxiu Bridge was built by Liu Yinshu, the elite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five years.

一处古村,落得人间情几许

被称为“中国民居瑰宝”的党家村位于韩城东北方向。123座明清四合院相连成村,气势恢宏,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教授曾撰文称:“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Dangjia Village is known a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folk residenc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Hancheng. 123 courtyards of Ming and Qing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 village, solemn and magnificent,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ntact villag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China now. Qingmu Zhengfu, doctor of engineering and chairman of rural planning commission of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said: "Dangjia Village is a "living fossil" of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village in the East.”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迄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全村现有380多户、1500多口人,以党、贾两姓为主,因党姓定居早一百多年,故起名党家村。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泌阳堡是党家村的四处典型建筑之一,其他三处分别是位于村中的看家楼,村口的节孝碑,村东南的文星阁,而泌阳堡是村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清咸丰三年(即1853年)。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兵荒马乱,时局动荡,匪盗四起。为防御外患,村民集资一万八千两白银,在这三面临沟的高崖上筑堡。堡四周有城墙,城墙上有固定的炮台和可移动的大炮多门,同时还有站棚、营房等。最主要的是上寨下村只有一条必经之道,即城门暗道,俗称“城门洞子”。它十分坚固,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土匪一来,村里人就上寨子躲避,土匪走了又下到村子里生活,从此便形成了村寨合一的格局。党家村坐落在高塬与泌水河畔之间的一个圪崂中,由于地处狭长的葫芦状河谷,被当地人称作“党圪崂”,其布局犹如一艘帆船。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徜徉在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彰显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更让人叫绝的是,建村近700年来,党家村“瓦屋千宇,不染尘埃”,也从未遭遇过水灾,奥秘何在?这得益于其依塬傍水、向阳背风,村子地处谷底,南北两侧高塬高出村址三四十米,冬季可免受西北风的侵袭,而且台塬土质多为黏性土,不易起尘,当地风速较大,飘尘不易降落。此外,泌水河党家村河段河岸高差三四十米,利于泄洪。再加上村中的巷道中间低两边高,遇到雨水可直接排进泌水河。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近年来,国内外古民居建筑专家纷纷来党家村实地考察,无不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曾说道:“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日本建筑学博士青木正夫撰文:“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现党家村已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入围“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个朝代,不悲不喜话沧桑

与明清建筑比起来,元代建筑更显得粗犷豪放。同样,元代建筑里的故事则多了离与乱,情与义,成为这座古城一个历史朝代的见证。不论后人如何评说,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九郎庙也称救郎庙,是祭祀《赵氏孤儿》里程婴、公孙杵臼、赵武而修建的庙宇,表达韩城人民对“可为义死”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九郎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正殿是元代建筑。庙内两组建筑,中西部建筑是九郎庙,东部是三圣庙,为二庙合一,一庙多神制。赵武死后,与程婴、公孙杵臼葬在离县城西南方向高门原山,就是“三义墓”。九郎庙东侧是三圣庙,祭祀关帝、财神、火神。九郎庙内还有一座砖砌神洞,卷棚顶,洞额嵌一块正阳洞,此为药王洞,是祭祀药王孙思邈。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韩城古建的一大特色是元代建筑多,其现存数量之多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这和那个历史年代不无关系。韩城旅游人贾雪芹就认为:“整个中国北方,元代以前的建筑留存很少,主要原因是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通过武力来征服各个民族,烧杀抢掠,对北方建筑破坏很大。比如临近的西安,在唐朝时人口有100万,到宋朝时还有70万,但到了元代却只剩下7万人。在元朝建立之前的42年,蒙古人已经统治了韩城,所以这里元以前建筑保存很少,因此是元代的建筑居多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统治后期,蒙古人也学到汉人的统治思维,认为用宗教和信仰会更加实用,所以元代也有不少庙宇存留。”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被称为“元代建筑博物馆”的韩城普照寺就是这个年代留存下来的佛教寺院。普照寺始建于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是1992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位于韩城市西庄镇,建在10余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居高临下,颇有虎踞高山之势,是韩城元建标志性建筑,佛教文化气息浓厚。1999年开始建设的陕西省元代建筑博物馆已初具规模,现已对外开放。近年来,经过修缮保护的普照寺,被当地人称为韩城的“布达拉宫”。普照寺的主体建筑大佛殿,外形为屋面布甬瓦琉璃脊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三级踏步。殿内建有下部平面呈钟形的砖基木作佛龛,龛上为藻井,呈凸字形,檐内中纵横各七排,共49格,左右各纵六排,横五排共60格;檐外一排,共21格,每格藻井都有绘画,共130副绘画,其内容有人物、花鸟、虫鱼,这些元代绘画非常珍贵,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目前全国研究元代绘画的珍贵资料。

一种文化,古建里面有乾坤

“关中文物最韩城”,而在韩城文物中,又以古建数量居多。这些古建的主要特征是体量大、数量多、等级高、文化内涵丰富。所以陕西流传着一句话“看青铜到宝鸡,看陵墓到咸阳,看古建到韩城。”对于韩城这种独特建筑文化现象的形成,韩城文史专家郭德源老先生就认为是儒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从战国时期开始,儒家文化就是韩城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讲求入世,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华民族拼搏精神的源泉,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理念,韩城才会大量涌现类似司马迁、王杰这样的人杰。”“《左转》中说到,国家大事在于祀与戎。而其中的祭祀则又分为三种,对天地的祭祀、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名人的祭祀。既然是祭祀,就要有祭祀的地点,这才会出现庙、祠等多种建筑形态。韩城的古代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都是民间集资修建的建筑,和朝堂关系不大。明清时期韩城做官经商的多,民间富庶所以集资建设的现象很普遍。即使在元代,社会凋零,但民间更需要精神安慰和信仰寄托,文化祭祀也是存在的,祭祀的场所必不可少。但相比其他朝代的建筑在规模上就要小一些,用材上也就不那么考究了。”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韩城市有17家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这在全国县(市)级行政建制中居于前列。此外,还有33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00多处市级重点文保单位。这些文保单位,绝大多数为儒家文化色彩鲜明的古建筑,如文庙、娘娘庙、大禹庙、关帝庙、书院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文化对韩城古建的跨时代的支撑作用,确实是建筑这种固定形态的四月天,是不泯于时代变迁的精神内涵。

金玉古建 先祖留给这块大地的情诗(图)

把岁月写进建筑,把建筑融入历史,然后和某一个人,相约来韩城,听听这些古建讲给大地的故事,写给天空的情诗。这些故事和情诗,你要用心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