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人文 正文
窄屏浏览

【韩成处处有故事】九郎山?救郎庙?带你去一个藏着千年故事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8-27 16:42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点击次数:4


三县合建忠义庙

韩城日报记者 杨菊侠 文/图


百里澽水,曲折迂回,满载忠孝节烈、舍生取义之故事,淌过日月轮回,记述春去秋来。其中最荡气回肠的,当属程婴救孤的节义故事。循着澽水,踽踽前行,沿岸的藏婴洞、袷娃石、九郎庙……带着人们的记忆,回到2500多年前那个久远的年代。

程婴救孤典故来源于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春秋时期,晋景公听信大臣屠岸贾谗言,将前执政赵盾之子赵朔杀死,并灭族。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躲在宫中生下儿子赵武。屠岸贾得知后,到处搜寻,欲斩草除根。赵家门客程婴的妻子此时也生下一个儿子,便和另一门客公孙杵臼想到一个办法,把赵武从宫中带出。将程婴的孩子交给公孙杵臼,冒充赵武。再由程婴出面向屠岸贾告发,将公孙杵臼和程婴之子杀死,使屠岸贾误以为大功告成,放松警惕。然后程婴背负骂名,忍辱负重,偷偷将赵武抚养成人,最终向屠岸贾复仇,为赵家平反昭雪。

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根据这一史实,写成杂剧《赵氏孤儿》,后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1775年,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将此剧本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一定影响,是我国最早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之一。

历史记载,公孙杵臼、程婴为保遗孤,合谋以程婴之子“假报遗孤,甘就诛戮,以脱赵武,程婴将赵武藏匿于韩山,隐居一十五载。”《括地志》记载:韩城,古韩国也,“韩山”属古代“梁山”的分支山脉,即今日的黄龙山脉。春秋时曾为晋国地,称少梁。至今,韩城还遗存着《赵氏孤儿》的相关传说及许多遗迹。新城区赵村,传说是赵盾家族的老家,村名以姓氏而得;程婴为芝川少梁附近程庄人,程姓为其后裔;赵武后裔居少梁至今;薛峰、板桥、盘龙三地交界处,三累山南峰东半腰路旁,有程婴抱孤在此睡觉的“袷娃石”(小孩睡后轻轻放在此处)。

程婴完成救孤使命后,自刎在公孙杵臼墓前。赵武为了报恩,为其守孝三年,死后与他们合葬在一起,人们将这块墓地称为“三义墓”。“三义墓”位于我市西南10公里高门塬堡安村东南的古寨内,是《赵氏孤儿》历史故事的见证地。墓地周围被苍松翠柏环绕,十分肃穆庄严。墓地四周原筑有3米多高的围墙,系夯筑。据说原来建有庙宇,并有看墓人常住,现在庙宇被毁。当地人称“龟鹤寨三义赵氏孤儿墓”。墓地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碑文三通。墓前均有碑楼,稍偏北一座墓碑上刻有“晋卿赵文子墓”六个隶书大字;偏东南处两墓并列,分别刻着“晋公孙义士杵臼墓”“晋程义士婴墓”。碑上款镌刻着“清进士兵部侍郎陕西抚巡毕沅题”字样。三墓均为砖砌圆形墓,墓前均有墓碑。

为纪念程婴救孤的义举,韩城盖有多处救郎庙,后称为“九郎庙”。历史记载,韩城全市共建有板桥王村、芝川西仪门村、金城等多处九郎庙。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当属白马滩镇神峪村任家塔组西南九郎山上的九郎庙,也称“救郎庙”“韩山祠”“奕应侯祠”,由韩城、合阳和澄城三县共同建成。《韩城县志》载:九郎庙最初建于周显王五年(前364年),后经历代一再重修,其规模及耗资越来越大。明朝万历年间,九郎庙正殿、享殿全部换用石柱和铁瓦,石柱均由合阳县各乡村邑镇奉献,铁瓦由韩城、合阳、澄城三县分别铸造。韩城县《重修奕应侯庙碑记》曾记载:铸造瓦一页,费银六分五厘。明末清初,以九郎庙为中心的诸神庙已具规模,有“韩山寺”之称。九郎庙占地数十亩,建有正殿、享殿及玉皇、土地、关帝、元帝、雨师、娘娘、观音、东岳、西岳等配庙,又有钟楼、乐楼、南楼等,还有戏台、山门、道院、僧院等建筑。

九郎山位于韩城、合阳、澄城三地交界处,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清泉飞瀑,鸟语花香,历史上曾有梁山、藏山、韩山等之称,偏僻且山势险要。据记载,明朝重修九郎庙时所用铁瓦均由山羊一块块驮上去。康熙庚辰年韩城县《重修奕应侯碑记》记载:九郎庙正殿正中为赵武塑像,左边为公孙杵臼,右边为程婴,庙宇建筑极为宏伟,塑像栩栩如生。风景优美加上赵氏孤儿的忠义故事,自古以来吸引着秦、晋、冀、鲁、豫的朝拜者和众多游客。历代地方官吏,文人墨客纷纷在此赠匾留言,树碑立传,吟诗留言。

1946年,驻扎在韩城县的国民党军阀阎锡山九十军,以造军火为名,将九郎庙的铁瓦全部拆除,庙中铁器及文物被洗劫一空,给九郎庙造成惨重破坏。“文革”期间,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将九郎庙正殿及庙中塑像彻底拆毁,九郎庙遭遇第二次严重毁灭。延续2500余年的九郎庙成了一片废墟。现唯有大量修庙碑记残留在漫山遍野的瓦砾中。据村民介绍,遗址内原有清代铁钟一口,铭文为《韩山赵文子祠铸钟记》,详细记载晋国义士程婴为救赵氏孤儿,在此藏身一事。虽然铁钟和铭文已遗失,但赵氏孤儿的忠义故事却根深蒂固,留在澽水沿岸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