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czfw0913@163.com   电话:0913-5194886
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旅游 正文
窄屏浏览

三院一祠一戏楼,韩城古城里的这处博物馆,你邂逅了吗?(图)

发布时间:2019-07-12 10:48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点击次数:3


韩城民俗博物馆位于古城东北片区,馆内根据不同的主题共分为四大区,由三院一祠一戏楼的四个院落组成,主体建筑风格为明清式民宅,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米,将四个院落贯通一体,整合文化元素,展示韩城当地民俗文化。

馆内的四个区域分别为“祠堂戏楼院落”、“民俗展陈院落”、“民宅恢复院落”和“重教非遗院落”。

这个区域的展示主题是走进韩城之韩城印象,一座明清建筑形式的双层戏楼不仅是走进民俗博物馆的大门更是走进韩城的大门和韩城印象的初遇,穿过戏楼下方的门厅,一座韩城风格的四合院便是这次旅程的开始。

祠堂戏楼院落主要展陈的是韩城当地的祠堂文化,在东、西两边的厢房内则分别展示了社火和庙会文化。为了使参观者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社火和庙会的氛围,馆内运用实景微缩制作了韩城当地的一些特色庙会场景,这些微缩景观人物都是天津泥人张为民俗博物馆量身定制,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在民俗博物馆内共用到了500多个这样的泥人。除了微缩景观外展厅内还有各种庙会活动的视频投影,力争使游客的感官全方位体会到属于韩城的气质。

上房则为这个院落的主要展陈——祠堂文化。祠堂文化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祠堂不仅是拜谒先祖的地方,也是一个家族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这里的布置都是以韩城当地祠堂为标准,为的就是让大家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韩城文化,馆内墙壁上悬挂着很多老牌匾,内容都是表达对先祖的追思和对美好品德的崇尚,这些牌匾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老物件,它们本身就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沿着参观路线我们便会来到第二个主题院落——民俗展陈院落,这个区域共有七个展厅,分别为婚俗文化、节庆街景、饮食文化、寿诞文化、服饰文化、生活用具、气节文化,其中一间上房主要展示的是寿诞文化,尊老敬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为家族中的长辈过寿在韩城当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古色古香的布置结合微缩景观模型非常直观的向人们展示了寿诞文化在这里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与之呼应的东、西厢房内所展示的是清末民初的服饰和一些生活用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老物件来感受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每一个陶罐,每一盏油灯都仿佛能带着人们穿越时光,回到几个世纪前的某个场景,回到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境。

韩城自古以来就是崇文重义之地,这里的人们在内心有属于他们对气节特有的认识,仁、节、智、义、忠、孝这些都是韩城人所重视的做人的气节礼仪。在商业街微缩景观展厅中整个展陈融入了时间与空间两种感念,表达了在农历春节前后韩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街景百态。婚俗文化的展厅内,一对硅胶制作的仿真人像新郎半揭盖头含情脉脉的看着羞涩的新娘,他们身前一副披红戴花的喜柜喜盒是我们从民间收集来的老物件,上面斑驳的痕迹或许也在向我们讲述它所经历的沧桑和见证过的美好爱情。

一座两进的院落,一口百年的古井,一副家庭的画面。在民宅恢复院落中主要是向大家展示韩城老百姓的生活起居,所以生活气息也就更浓一些,每个房间内的摆设都是明、清现实生活中的用品。在实际的生活中房间的使用和格局也是有讲究的,厢房一般为东高西低,在使用中一般来说是兄东弟西,这也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秩序,而门房内住的是一个家庭中当家的长辈,住在这里为的是监督子女的日常行为,这样的使用格局也是韩城当地特有的文化。

连接前院和后院的是一间高大的厅堂,这间房间是这个两进院落的中堂,也叫腰房,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起居室和客厅,厅中上方牌匾书三个大字“百忍居”,百忍出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取意百忍成金,后世张姓人家多以百忍为堂名,而这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这家主人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紧邻的绣楼是家庭中女孩日常所处的房间,在里面纺纱织布刺绣,平日是不能随便离开的。旁边的看家楼是整个民俗博物馆内最高的建筑,看家楼顾名思义,是为了起到观望和确保家族安全的建筑,内部所展示的是韩城特有的古村寨文化,韩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清代以前发生在韩城规模较大的战争有30余次。韩城古人常为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犯愁。据现存的一些碑石记载,战乱之时,建有寨堡的村子,人身和财产没有什么损害,因而效仿修寨的很多。在韩城古城周围的高地上就曾有五寨环绕的景象,明清时期,韩城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形成了村村建寨修堡的高潮。故现存的古寨堡大部分建于明清,古寨堡的设计独具匠心。有的以地道为门并设有机关,寨门一关,与外界的通道就全部关闭。有的设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寨中一般都有人居住,寨门有专人把守和值班。古寨堡的生活和防御体系非常完备。除建有足够的民房以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井、碾、马坊、涝池、庙宇、祠堂、粮仓、炮台、药库等一应俱全,物资储备十分充足。在解老寨,就有10孔储粮的大窑洞。遇到紧急情况,居住在寨中的村民可以在长时期与外界断绝联系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据说,当时寨中的储备,一般都能应付3个月以上的生活所需。

韩城自古以来都是崇文重教之乡,在私塾学堂的展厅内我们再现了韩城当地的文风教化。从孔子门生伯子夏在树下传道授业到小儿学堂的朗朗书声,虽然时间经历千年,但这座城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